《如何有效預防和化解勞動用工風險》培訓課程介紹
課程基本背景|Basic Background of the Course
近幾年出臺的政策法規—— 2008年,國家出臺了《勞動合同法》、《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
法律法規政策的持續出臺與實施,勞動爭議案件的持續遞增與爆發,客觀上要求企業精打細算,要求用人單位“精細化”管理,要求企業迅速構建行之有效的勞動爭議風險防范機制,否則企業將無法承受與日俱增的用工成本,無法證明勞動者“不合格、不勝任、嚴重失職、嚴重違紀違規”,無法進行合法有效的“調崗調薪、裁員 解雇”。如果用人單位依然實施“傳統式、粗放式、隨便式”的管理,那么用人單位必將面臨巨大的用工風險與賠償責任,其管理權威也必將受到巨大的挑戰與嚴峻的考驗!
課程基本目標|Basic objectives of the curriculum
01 全面了解勞動用工過程的法律風險;
02 理解與勞動用工有關的政策法律法規;
03 培養預測、分析勞動用工法律風險的思維;
04 掌握預防和應對風險的實戰技能及方法工具。
課程適合對象|The course is suitable for the object
企業總經理、高級管理人員;部門經理、主管;人力資源部總監、經理、專員;工會負責人;法律部門負責人;律師以及其他相關人員。
課程標準時間|Curriculum standard time
2天(6小時/天)
教學授課方式|Teaching methods
影片教學、案例討論、情境互動、講授、知識掌握練習
課程簡略大綱|Brief syllabus
一、對于違紀員工,部門經理應注意哪些日常細節問題?
二、如何進行違紀員工的事實調查、證據固定?
三、違紀處理的原則和依據有哪些?
……
第二章 工作崗位、工作內容、績效管理風險防范
第三章 勞動合同解除、終止、裁員環節的風險與應對
第四章 企業規章制度撰寫技巧及風險防范
第五章 招聘入職
一、如何預防勞動者的“應聘欺詐”,如何證明勞動者的“欺詐”?
二、招收應屆畢業生,應注意哪些細節問題?
三、招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人員,應注意哪些細節問題?
……
一、用人單位自行擬定的勞動合同文本是否有效,是否需要進行備案?
二、勞動者借故拖延或拒絕簽訂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如何應對?
三、未簽訂勞動合同,需支付多長期限的雙倍工資?是否受到仲裁時效的限制?
四、勞動合同期滿,繼續留用勞動者,但未續簽合同,是否也需支付雙倍工資?
五、什么時候為最佳時間,簽署勞動合同、用工協議?
六、法律禁止2次約定試用期,勞動合同期限和試用期限該如何約定?
七、用人單位收購其他組織時,如何與被接收的員工簽訂、變更勞動合同?
八、應否與屬于職業經理人的法人代表簽訂勞動合同?
一、可否先試用后簽合同,可否單獨簽訂試用期協議?
二、員工主動申請延長試用期,該怎樣操作,才規避賠償風險?
三、試用期滿后辭退員工,最少賠2個月工資,該如何化解?
四、試用期最后一天辭退員工,賠償概率為70%,如何化解?
五、試用期滿前幾天辭退員工,賠償概率為50%,如何化解?
六、不符合錄用條件的范圍包括哪些,如何取證證明?
七、《試用期辭退通知書》如何書寫,以避免違法解除的賠償金?
八、出現“經濟性裁員”情況,優先裁掉試用期的新員工,合法嗎?
……
一、工資總額包括哪些工資明細?
二、新進員工薪資管理問題及處理技巧
三、調整工作崗位后,如何單方調薪、降薪?
四、如何通過薪酬調整處理員工失職、違紀等問題?
五、值班算不算加班,如何防范風險?
六、加班加點工資支付常見誤區?
七、用人單位如何設計工資構成以降低加班費成本?
八、未經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自行加班,是否需支付加班工資?
九、勞動者主張入職以來的加班費,如何應對?
十、勞動者在工作日\法定節假日加班,能否安排補休而不予支付加班費?
十一、病假、年休假、婚假、產假、喪假等的享受條件及工資待遇標準?
十二、離職員工往往回頭追討年終獎,有可能得到支持,如何規避該風險?
一、用人單位拖欠社保費,有什么法律責任?
二、用人單位不足額繳納社會保險如何處理?
三、員工不愿意買社保,并與單位簽有協議的情況下,該協議是否有效?
四、試用期間,是否必須繳納社會保險?
五、如果無參保,勞動者因第三方責任產生的醫療費用,能否要求單位報銷?
六、企業協助辭職員工騙取失業保險金,有什么法律風險?
七、女職工未婚先孕、未婚生育爭議如何處理?
八、懷孕女職工提出長期休假保胎,直至修完產假,該如何協調此問題?
一、屬于工傷范圍的情形有哪些?
二、不得認定為工傷的情形有哪些?
三、怎樣理解“上下班途中”,怎樣控制期間的風險?
四、發生工傷事故,用人單位需承擔哪些費用?
五、工傷員工借故拒絕復工,借故不斷休假,如何處理?
六、對于第三方造成的工傷事故,勞動者能否要求用人單位支付工傷待遇又同時要求第三方支付人身傷害賠償?
七、用人單位能否以商業保險理賠款替代職工工傷賠償待遇?
八、發生工傷事故,雙方私下和解,補償協議該如何簽訂才有效?
還有更多豐富實戰案例
更多詳細大綱,請咨詢我們的專業課程顧問
-------------------------------
希望本文能對您有幫助!
-------------------------------
常年為國企/民企/外企做培訓咨詢服務工作!
我們的核心優勢
擁有超過12年專業咨詢培訓服務專業經驗!
擁有超過90%以上的培訓服務滿意度!
我們的方案匹配度高達95%以上!
我們的師資匹配度高達95%以上!
我們的培訓性價比高達95%以上!
請相信我們培訓中心專業的力量!
我們培訓,您放心!
我們培訓,您省心!
我們培訓,您開心!
我們培訓,您最省心、省力、還省錢!
|